低碳经济是国家的发展战略 绿色建筑是企业的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是国家的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,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、工业文明及信息化浪潮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,人类将走向低碳化时代。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、低污染、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。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、能源清洁开发、GDP绿色增长;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、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、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。 早在 2008年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“转变传统观念,推行低碳经济”为该年世界环境日( 2008年“两会”上,政协委员提出了低碳经济的议题,认为: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前列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能力。 2009年9月,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:“中国将进一步把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。一是加强节能,提高能效工作,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。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,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%左右。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,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。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。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,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,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。” 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、全国政协会议上,生态环保、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主题,低碳经济成为全国政协的“一号提案”,与低碳有关的议案、提案占总量的10%左右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:国际金融危机正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,决定国家的未来,必须抓住机遇、明确重点、有所作为。要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、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。 总之,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一场改变人类生产模式、生活方式、价值观念的革命,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、保障能源安全、维护本国权益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。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。 绿色建筑是企业的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必然要求“绿色建筑”。据2008年有关资料显示,中国建筑业每年消耗的建筑钢材和水泥占全球产量的50%,消耗的木材占全球森林砍伐量的49%。每年生产一吨钢材需要消耗30吨自然资源、6.56吨新水、0.75吨的标准煤,同时排出2.5吨二氧化碳和 向“绿色建筑”转型,我们正面临良好的机遇。 低碳建筑思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。早在2007年我国提出的《能源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中,就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20%的目标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建筑企业的探索,居住者观念的转变,发展低碳建筑已成为一种潮流。 设计已开始向“绿色建筑”转型,努力改变设计施工两张皮的模式,从设计上就树立起淘汰那些高资源消耗理念,尽量不采用高能耗的材料,而是采用绿色的环保节能工程施工材料。施工时对于模板和施工用水做到加强循环利用,采用收集雨水于施工的某些环节,用新工艺来减少材料损耗和浪费,将信息技术在施工的各个流程中推广运用。 对建筑业传统的施工方式正在进行一场颠覆性的革命。推广和使用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式施工的方式,已成为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。据了解,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,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在钢材、木材、水泥和水这四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节约。总体上工期节约30%,人工节约70%,周转材料节约80%,造价降低10%以上,有的能降低15%。 低碳住宅技术不断进步。我国低碳住宅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,至今已取得较大发展,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工艺不断涌现。首先,住宅低碳技术科研成果显著。包括节能建筑体系、新型节能墙体及屋面保温材料、密闭节能保温门窗、供热采暖系统等许多方面,共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0多项,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69项,主要包括住宅建筑适用技术研究、珍珠岩保温砂浆、带饰面聚苯板内保温、旧房节能改造、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等。其次,部分节能产品在产业规模上也有长足的发展。比如,我国外墙外保温历经20多年的发展实现从无到有,当前产量规模已占全球第一,拥有包括模塑、挤塑聚苯、聚氨酯、岩棉、酚醛、浆料等多种保温材料和贴、喷、抹、模板内置等多样化做法。 低碳建筑建设之路已开始积极探索。倡导绿色建筑,不仅是对建筑业的发展模式提出新的要求,也是一次革命性的产业结构挑战。目前有一些企业已经在推动低碳建筑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。例如河北沧州“新华・三里嘉园”小区工程,遵循“节约用地”、“土方平衡”的设计原则,充分利用地下空间,在竖向设计上对土方少量的自挖自填,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耗费。住宅楼采用外墙外保温,避免冷桥;外门窗均为隔热断桥铝合金节能门窗,玻璃为中空普通玻璃,满足节能65%的需求;每户均安装集中供暖分户计量和分室温度控制装置。万科地产在低碳发展、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上,很大程度地体现在推进住宅产业化方面。他们认识到向着低碳、绿色方向发展应该“早准备,早主动;不准备,很被动”。上海万科新里程20、21号楼总建筑面积1. 居住者开始转变观念。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,“您住的房子低碳吗?”成为一句买房流行语。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,假设以一套 总之,低碳建筑是人民的要求,国家的战略,时代的潮流。走低碳之路是大势所趋,唯有向低碳经济转型,建筑业才能实现转型。这是一种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模式转型。有远见、有作为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,坚定地向“绿色建筑”转型。 (作者:李文相 徐发进) |
GMT+8, 2022-8-8 06:18 , Processed in 0.024817 second(s), 12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